深圳市仪器仪表学会 关于学会| 加入学会 | 联系我们
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科学选择LED应用的技术路线和应用领域

慧聪电子网 2013-04-13

    伴随半导体照明行业的潮起潮落,LED究竟应该走什么道路?或者说,LED应用应当选择怎样的技术路线?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和探索的方向。LED目前的应用现状可以概括为产品以替代式为主、设计以一体化居多、应用模式以全覆盖为追求目标。而事实上,笔者认为,替代性产品并非LED最佳应用模式;一体化设计无法实现规模化、社会化生产;齐头并进、全面推广的模式,也不能说选准了LED最具优势的领域。所以,必须科学选择LED应用的技术路线和应用领域,这个技术路线,是深刻认识并充分发挥了半导体光源的技术特点的产物;这个应用领域,是半导体照明产品及技术最具比较优势的细分领域。总得说来,是须用“新瓶”装“新酒”。  

    智能化:  

    LED光源的最佳应用方式  

    后白炽灯时代的半导体照明,必须选准自己的竞争对手,要在关键技术指标上谋求超越,才能在市场上获得发言权。客观地说,多年以来,白炽灯已经不是市场上最主要的照明产品品种了,作为最有前途的一种新兴光源,半导体光源要想对荧光灯、节能灯(紧凑型荧光灯)等成熟光源取得全面的比较优势,至少需要两点:第一,在关键技术指标(或“功能”)上取得优势;第二,短时间内,寻找一个自身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细分市场。  

    LED光源具有耗电量少、寿命长、色彩丰富、耐振动、可控性强等特点,在一般意义上讲半导体照明是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照明光源的又一次革命还是有理由的。问题是,实现LED光源优势的条件或代价究竟是什么?目前LED灯具整体光效达到90流明/瓦甚至更高,寿命达到5万小时甚至更长,究竟是以怎样的代价得到的呢LED光源的本质属性是点光源,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光通量的聚集带来眩光与灯具光效之间的矛盾,热量的聚集带来散热与有色金属消耗之间的矛盾。假如我们将灯具的单位使用价值(如每百万流明小时)与所需支出的资源总量(如资金、耗电量、有色金属消耗等的乘积)之比作为考核指标,LED光源能否取得相较于节能灯光源的全面优势?  

    可见,如果设置一个“专项比赛”,比如引入“可控性”这个功能性考量,在可调光灯具这个细分领域内,LED光源对于节能灯光源的“局部”优势立刻就能被大家发现并认可了。  

    模块化:  

    LED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具有实际用途的LED光源一定是一个集成化的光源,是由若干LED单体组合起来的复杂系统。这是半导体光源与传统光源在制造阶段最大的属性差异,也是限制半导体照明产品走向规格化、标准化的瓶颈之一。没有规格化、标准化,就没有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应用,半导体照明相关企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只有当半导体光源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规格化、标准化,行业内部竞争的“规定动作”项目多于“自选动作”项目,消费者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和众多的直接代替品的时候,才是行业真正成熟的时候。不仅仅对于光源而言,半导体照明产品其他组成部分,如电源、可调光灯具的探测器及控制器,也应该走向模块化、规格化、社会化的方向。 

 

 

 

 

 

 

 

 

 

 

131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