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彭茹雯教授和王牧教授研究组在基于超构表面的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基于单一超构表面实现多种协议量子密钥分发。该研究组通过构造多通道硅超构表面,利用偏振纠缠光…
现代工业对防护结构材料的设计提出了多维度的性能要求。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必须兼顾优异的力学性能,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需要具有特殊功能。例如,通信设备的外部防护壳体需兼具出色的机械性能…
5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
目前,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技术和通信设备等各种人工智能设备的日益普及,对高性能电磁干扰(EMI)屏蔽材料产生了迫切的需求,以应对电磁干扰的挑战并确保电磁兼容性。传统的屏蔽材料与…
在复杂电磁环境与高热流密度场景下,电子设备常面临电磁干扰与热辐射管理的双重挑战。开发具有电磁吸收与热调控协同功能的多频谱兼容材料,是当前先进功能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中国科学院宁…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臧法珩副教授团队在纳米制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Narrow-Gap-Integrated Ring Arrays (GRA) as Ultrahigh Field-Enh…
极低轨道(100-250公里)空域作为新兴战略空间,在国防安全、经济建设与科学探索中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极低轨飞行器兼具发射成本低、观测分辨率高、通信时延短等显著优势;但其特殊的大气环境特性…
4月3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超导直线加速器10kW@4.5K(2kW@2K)液氦制冷机系统顺利通过专家组性能测试验收。 10kW@4.5K(2kW@2K)液氦制冷机系统为HIAF超…
塑料凭借其低制造成本与高耐用性,在医疗、航空航天、包装等诸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塑料的广泛应用,废弃塑料问题日益严峻。目前,全球累计废弃塑料量已飙升至64亿吨,而中国作为全球…
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黄玉萍副研究员团队在低碳电力系统的智能调度与决策领域取得了新进展。 当前,在配电网与微电网的运行主体存在本质差异的情况下,实现碳责任的公平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