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何立群课题组在热超材料设计方法上,首次将热源纳入温度坐标变换框架内,根据功率分布以及目标温度场直接确定区域内材料所需的导热系数张…
超轻点阵超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比强度和能量吸收特性,在航空航天结构与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然而,增材制造的点阵超材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裂纹等缺陷,这一短板严重限制了其工程…
水系锌金属电池(AZMBs)作为一种高安全、低成本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因其高比容量(820 mAh g-1)和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0.76 V vs. SHE)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析氢反应(HER)、锌腐蚀以及锌枝晶生长…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健康所医用激光技术实验室与合肥物质院安光所激光技术中心合作,在端泵渐变掺杂Nd:YAG晶体热效应研究和激光输出性能提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进一步优化渐变掺杂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郭益平课题组在面向多向力感知的柔性压电传感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Multiscale Interconnected and Anisotropi…
近日,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汤克勇教授、李修敏博士团队与美国莱斯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合作,在高活性高熵材料电极领域取得新进展。碱性析氧反应(OER)主要包括四步…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刘兆平研究员、邱报副研究员等人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and oxygen-redox electrochemis…
伴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层状钴酸锂正极材料(LiCoO2,LCO)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4.5V(vs Li+/Li)以上的电压下,LCO会发生严重的结构退化,造成电池容量…
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下的疲劳失效是威胁重大工程安全的“隐形杀手”。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动机涡轮叶片每秒承受上万次高温高压冲击,起落架每次起降时都经历剧烈载荷变化;在跨海大桥建设中,悬索…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开发高效、经济、环保的太阳能(新能源)驱动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成为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如膜蒸馏和机械蒸汽压缩,因设备复杂、投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