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型量子结构的能态操控与红外光电探测机理研究”结题审查会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刘克,11位来自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宁波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光机所、半导体所、苏州纳米所等单位的专家,以及上海技物所副所长陶俊超、项目负责人陈效双研究员、课题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处长张丽佳主持。
刘克在致辞中介绍了重大项目定位、资助方式及相关管理规定,并对如何做好本次项目结题审查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重大项目旨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进行超前部署,开展综合性、交叉性研究,努力产出引领性的技术成果。项目组应以结题验收为新起点,做好成果的开放与共享工作,进一步产生更多重要发现和创造。
陶俊超代表依托单位感谢了基金委和专家组长期以来对上海技物所及项目组的大力支持。他表示,上海技物所和项目组非常珍惜参与基金委重大项目的机会,历时5年实现了预期目标,全部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取得了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并实现应用,在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也有显著成效。
陈效双汇报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该项目揭示了强局域内建场下量子结构光生载流子逃逸动力学过程,创建了局域电场与光场联合调控载流子抽取与光吸收效率理论模型,构筑了临界耦合调控的长波量子结构,解决了传统量子结构光吸收效率低、光生载流子抽取困难、非平衡载流子输运过程背景干扰大等三个难题。研制的大面阵量子结构子带跃迁光电探测器达到长波红外器件的国际最高水平,对推动长波红外光电探测技术跨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组对项目取得的成效以及依托单位的有力支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项目各项指标均符合或超预期目标,建议尽快推动项目成果应用,更好服务国家重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