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盲紫外探测器(200-280nm)作为国防安全与环境监测的“火眼金睛”,在森林火灾预警、深空探测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硅基器件受限于4.42 eV光子能量阈值,难以实现本征日盲特性…
基于拟神经形态事件的视觉里程计是视觉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领域的一个新兴技术分支。其研究目标是将仿生的拟神经形态视觉技术应用于移动机器人的状态估计任务,以解决传统方法在高速运动、非理…
卫星互联网系统以其全球覆盖、低延迟和高带宽的显著优势,成为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空间激光通信是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的核心技术,半导体激光器凭借其高效率、长寿命、小体积、轻质量以及…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物理与器件研究部赵邦传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钟国华研究员、青岛大学李强教授合作,通过自主研制的电池原位磁性…
3月19日,《极端制造》(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IJEM)在线刊发材料学院周华民、黄威教授研究成果“耐损伤多层级多孔陶瓷的冷冻3D打印”(Cryogenic 3D printing of dam…
氢气既是能源载体也是工业气体,应用广泛。氢气根据其制备过程的排放情况,主要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分别表示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中国是氢气的生产和消耗大国,目前年…
隧穿氧化硅钝化接触(TOPCon)太阳电池作为新一代高效晶体硅电池的主流技术,其实验室效率已超过26.5%,截至2024年,TOPCon太阳电池的装机容量超过1000 GW,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扩张。在光伏技术迭…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宋清华、研究员李勃,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与合作者首次提出一种实动量拓扑光子晶体的概念,揭示了无序中稳定拓扑的形成机制,并实现…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黄璞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利用磁悬浮力传感器在毫米尺度上首次实现了对自旋-质量-速度新奇相互作用的高精度探测,将耦合常数的实验约束提升了超过三…
近日,郑州大学物理学院、中原之光实验室陈刚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合作,在朗道能级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了理想平坦的三维朗道能级,展示了用SU(3)量子数分辨的特征。 以往…